• 07
    Jul

    於最低服務年限前離職,是否需支付違約金?

    問題摘要: 於最低服務年限屆滿前離職是否須支付違約金,取決於三大要件:第一,該約定是否具備勞動基準法第15-1條所要求的合法性(訓練費或補償);第二,該約定是否具...

  • 07
    Jul

    怎麼處理「最低服務年限約款」問題?

    問題摘要: 最低服務年限約款並非法所禁止之約定,其效力仍須個案具體審查,重點在於雇主是否有投入培訓成本或補償機制,以及條款內容是否與勞工權益相當。勞工若因不可歸責...

  • 07
    Jul

    勞工因什麼原因離職可以不受勞資「最低服務年限」約定之限制?

    問題摘要: 最低服務年限條款雖屬合法契約安排之一種,但其拘束力並非絕對,勞工於特定情形下,特別是不可歸責於自身的離職,均得主張免責以保自身權益。為避免勞資雙方於契...

  • 07
    Jul

    雇主片面考核就資遣,這樣合理嗎?

    問題摘要: 雇主若以片面考核為由資遣員工,除須證明考核制度合於合法性、透明性、比例性與正當程序外,亦不得違反事先核備的工作規則與契約內容;若違反上述者,勞工可依法...

  • 07
    Jul

    最後手段性原則之緩衝手段究竟如何?

    問題摘要: 「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」在制度設計上具有正當性,但若未建立配套程序與審查標準,最終將使其保護勞工之目的落空,並造成雇主無所適從、勞工亦無依憑的雙輸局面。...

  • 07
    Jul

    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如何適用?

    問題摘要: 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的核心在於比例與必要性,其目的是要避免過度剝奪勞工工作權,也協助雇主思考是否已經採取足夠努力維繫勞動關係,進而在雙方間建立更可預期與...

  • 07
    Jul

    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有用嗎?

    問題摘要: 「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」本是立意良善的制度,但若法院不落實審查義務、不建立明確標準、不檢討自身懶惰書寫與制度應對的弊端,那麼這項原則對勞工而言,終將淪為...

  • 07
    Jul

    資方如何以解僱最後手段性建構勞工解僱的標準作業程序(SOP)?

    問題摘要: 對企業而言,正確認識並落實「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」並非僅為應付訴訟,而是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必要工程。唯有建立一套合乎法令、程序完備、可被第三方審查的...

  • 07
    Jul

    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有用嗎?

    問題摘要: 「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」本是立意良善的制度,但若法院不落實審查義務、不建立明確標準、不檢討自身懶惰書寫與制度應對的弊端,那麼這項原則對勞工而言,終將淪為...

  • 07
    Jul

    工作不滿3個月,辭職需要預告嗎

    問題摘要: 勞工於試用期或在職未滿三個月內欲離職者,依法可隨時提出終止契約的意思表示,無須提前預告;即使勞動契約有約定「需提前十日或一個月通知」,如該約定違反勞基...

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