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03
Jul延長工時是否應該扣除休息時間?雇主可規定「下班後隔30分鐘才算加班」嗎?
問題摘要: 延長工時是否應扣除休息時間,視雇主是否提供實質休息環境而定,若僅形式安排,法院多不予採信;至於「下班後三十分鐘再起算加班」的安排,如有真實的休息機制與...
-
03
Jul員工可以拒絕加班嗎?可以作為懲戒或終止契約之依據嗎?
問題摘要: 勞工並非完全無權拒絕加班,但此權利須受法律與契約條款之限制。若雇主已事先取得契約依據,並基於營運需求提出合理加班要求,勞工原則上應配合,除非有健康、家...
-
03
Jul雇主可以約定固定加班時數嗎?是否超過8小時就要付加班費?
問題摘要: 雇主固然可以與勞工約定固定加班時數並以固定加班費處理,但須以明確約定、薪資明細標示及合理工時紀錄為前提,否則不僅面臨違法風險,亦無法免除給付差額加班費...
-
03
Jul基於事變原因使勞工延長工時,雇主應採取之相應措施為何?
問題摘要: 基於事變原因使勞工延長工時時,雇主應當採取一系列相應措施,以確保符合法律規範並保障勞工的基本權益。具體而言,雇主必須在延長工時的24小時內報告工會或主...
-
03
Jul基於事變原因停止例假、國定假日、特別休假等假日,雇主應採取之相應措施為何?
問題摘要: 基於事變原因停止勞工的例假、國定假日、特別休假等假期時,雇主必須在延長工時和停止假期的過程中遵循勞基法的相關規定,並且對勞工的工資和休息進行適當補償。...
-
02
Jul職業災害補償或賠償應向何人主張?
問題摘要: 職災發生後,勞工應優先保存現場證據、取得醫療診斷、蒐集勞動關係及工地作業結構資料,並可向專業律師、工會或職災資源中心諮詢,評估請求之對象、項目及時效,...
-
02
Jul勞工在上下班途中遭遇交通意外事故導致傷殘,是否勞動基準法規定為職業災害?
問題摘要: 通勤災害雖現行多被視為擴張性職災處理,確實有助勞工保障,但其正當性基礎不足,雇主無法預防卻需承擔責任的制度安排,恐引發法制不均衡與雇主負擔過重問題,未...
-
02
Jul發生職業災害時,雇主該如何應對處理?
問題摘要: 職業災害發生時,雇主首要為即時搶救與通報,緊接著應全面啟動災害應變處理機制,不僅包括勞工權益照顧與善後安置,更需高度重視法律風險控管,特別是內部刑事責...
-
02
Jul職業災害是什麼?職安、職保及勞基法、民事法角色有何不同?
問題摘要: 職業災害之認定須兼顧法定定義與實質關聯,並應以職務遂行性與職務起因性為核心判準;而雇主之補償義務基於無過失責任原則,即便無過失亦難免責,唯有透過健全職...
-
02
Jul職業災害之勞保給付有那些?
問題摘要: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為勞工提供全面性之職災補償制度,不僅涵蓋事故當下之急救與醫療,亦延伸至療養、失能、死亡甚至失蹤等後續狀態,並於給付標準、請領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