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02
Jul勞工發生職災,一直請假如何處理?
問題摘要: 當員工因職災提出請假申請時,雇主不應片面懷疑或拒絕,而應審慎判讀診斷內容是否具體載明「不能工作」事實,若有疑義,應積極協助員工返院釐清醫囑,並確保其勞...
-
02
Jul停發三節獎金、停止福利、利誘員工出勤、對工會求償、招聘員工,是否為不當勞動行為?
問題摘要: 公司針對罷工所為一系列措施,須逐一對照工會法第35條之構成要件加以檢視,部分措施如提訴求償、取消福利、獎勵出勤者或大規模招募新員工,若目的在削弱工會聲...
-
02
Jul「團體協約」程序要件為何?違反效力為何?
問題摘要: 團體協約程序要件具有高度嚴謹性,非僅保障勞工權益,更係為維繫勞資協調與集體協商之制度公信力。倘若工會於締約過程中未遵守法定程序,如代表產生方式瑕疵、未...
-
02
Jul協商權在團體協約法如何被保障?
問題摘要: 協商權為團體協約制度核心,其於團體協約法中不僅明文確認,並藉由代表選任、協商義務、誠信原則、法律效果與行政裁決等多層次制度架構加以保障,使工會得以透過...
-
02
Jul工會安全條款(禁搭便車條款)是什麼?團體協約法對於這個條款有什麼限制?
問題摘要: 工會安全條款的立法目的在於抑制搭便車現象、鞏固工會運作基礎並提高勞工組織參與程度,透過不同條款形式如封閉工廠、工會工廠、代理工廠、會員資格保留與優先僱...
-
02
Jul可以用團體協約約定工會成員與非工會的差別待遇條款?
問題摘要: 團體協約法第13條雖在形式上授權團體協約約定禁搭便車條款,但其適用需嚴格依照條文要件,包括不得違反正當理由原則、應設除外條款,並不得排除非會員透過合理...
-
02
Jul間距條款是什麼?團體協約法對於這個條款有什麼限制?
問題摘要: 間距條款本質為團體協約制度中強化工會吸引力之重要設計,透過創造工會成員與非成員待遇差距以消除搭便車誘因,於德國等國實務運作已行之有年。然而我國現行團體...
-
02
Jul團體協約之「最高勞動條件之禁止」與「有利原則」是什麼?
問題摘要: 「最高勞動條件之禁止」與「有利原則」為維繫團體協約制度平衡的兩大基石,一則防止工會協約成為壓抑勞工上升空間的天花板,一則確保勞工得以透過個別努力追求更...
-
02
Jul團體協約可以談開放勞工參與公司治理嗎?可以推派勞工董事嗎?
問題摘要: 團體協約確可談勞工董事之設置,且屬合法調整事項,工會提出此類主張並不違法,亦可作為合法罷工的基礎,只是是否納入協約內容仍有賴雙方協商一致,惟不可因此否...
-
02
Jul團體協約法內容及限制為何?
問題摘要: 團體協約之內容以勞動條件與工會運作為核心,可具體約定工資、工時、福利、升遷、教育、安全等制度設計,並視情況引入職場條款強化工會組織之穩定與談判能量,惟...